close

應該說:蘇東坡的口福,是其坎坷生活中的一筆精神財富。如果看不到這點,就不可能完全理解蘇東坡。

蘇東坡一生犯小人,總是不得安寧,這也是所有善良的人經常碰上的厄運。然而,他在顛沛流離的一生中,卻有著難得的好口福。“東坡肉”、“東坡肘子”,就是這位文學大師發明或創造出來的。在食譜上,以文人的名字而為菜肴名稱者,他大概是獨一份。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,會吃,懂吃,有條件吃,而且有良好的胃口,吃得下去,克化得了,實在是一種幸福。尤其在你的敵人用鈍刀子割你的頭顱、給你製造痛苦;或是用謠言中傷、誣陷、抹黑的手段,在精神上弄得你半死半活;抑或是滿心希望你過得悲悲慘慘、淒悽切切,希望你厭食、尋死上吊,而你卻像一則電視廣告說的那樣,“吃嘛嘛香”,那絕對是一種靈魂上的反抗,實在使那些整你的人氣得兩眼發黑。

    蘇東坡在《湖州謝表》裏,公開表達出這種反抗精神,不肯妥協的態度:“愚不適時,難以追陪新進”,壓根不理會這些握有權柄的得志新貴。他哪曉得小人不可得罪的道理,照講他想講的真話,照寫他想寫的文章,鋒芒畢露,毫無收斂。於是,他就一而再、再而三地遭受到政治上的迫害。外放、貶官、謫降,這也是歷史上的統治者收拾作家詩人,還不到殺頭掉腦袋的程度之前,常用的一套令其不死不活的做法。

    但蘇東坡並沒有沉默、低頭、困頓,以至於屈服、告饒、認輸、投降。小人們完全估計錯了,蘇東坡無論貶謫到什麼地方,都能寫出作品,都能吃出名堂,都能活得實實在在,有滋有味。在宋人朱弁的《曲洧舊聞》裏,我們看到這位胃口奇佳的文學大師,他那渲染吃喝的豪情,他那灑脫奔放的狀態,他那充滿自信的心志,躍然紙上。“東坡與客論食次,取紙一幅,書以示客雲:‘爛蒸同州羊羔,灌以杏酪食之,以匕不以筷。南都麥心面,作槐芽溫淘。糝襄邑抹豬,炊共城香粳,薦以蒸子鵝。吳興庖人斫松江鲙,既飽,以廬山康王谷簾泉,烹曾坑鬥品茶。少焉,解衣仰臥,使人誦東坡先生《赤壁前、後賦》,亦足以一笑也。’”能夠這樣地了解自己,享受人生,心胸開闊,品位高尚的詩人,能不筆驚風雨,名垂千古嗎!

    蘇東坡最後一次發配,渡瓊州海峽,安置儋州。宋朝的海南非今日之海南,乃瘴霧蠻煙的荒涼之地。我們從他的一篇《食蠔》短文中,發現此公儘管環境惡劣,吃興未減分毫,雖然日子艱難,但卻食指大動。當地灘塗上,盛產蠔,味美無比,使他足足享受。明人陸樹聲的《清暑筆淡·東坡海南食蠔》一文中載:“東坡在海南,食蠔而美,貽書叔黨曰:‘無令中朝士大夫知,恐爭謀南徙,以分此味。’”落到如此境遇之中的東坡先生,居然還有幽他一默的心態,調侃兩句的樂趣,讓人不能不佩服他的文章筆力之健,不能不羨慕他的口福胃納之佳。無論文章,無論胃口,都充滿了此公對權勢的蔑視,對小人的不屑,對生活和明天的憧憬和希望,以及身處逆境中的樂觀主義。

    從蘇東坡的這一份坦蕩、從容、自信、豁達,我們至少獲得以下三點教益:第一,得要有一份坦然從容的好心胸,千萬不要小肚雞腸,首鼠兩端,患得患失,狹隘偏執,那是絕成不了器的。第二,得要有一份剛直自信的好精神,切莫任人俯仰,隨波逐流,墻頭衰草,風中轉蓬,那是絕站不住腳的。第三,恐怕得有一份相容並蓄的好胃口,不忌嘴,不禁食,不畏生冷,不怕嘗試。這個道理若用之於營養,則身體健康;用之於文章,則盡善盡美;用之於交友,則集思廣益;用之於人生,則豐富多彩。 

如果蘇東坡沒有好心胸、好精神,特別是好胃口、好的消化能力,能達到這樣的文學高度嗎?

李國文

來源:北京晚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